创新评论

【曾世宏 田银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力湖南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高度重新认识湖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要实现经济增效和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面积约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常态下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提质增效、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要求。湖南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但目前的产业结构还不能充分发挥经济提质增效和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功能。三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仍然偏低。按照年统计数据,全国而言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湖南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可见湖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湖南省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地区比重仍然偏低。所以,服务业内部结构仍需要继续优化,生产性服务发展还有较大上升空间。而且,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以上的贡献率而言较低,不利于经济提质增效和促进绿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引擎动力不足。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规模偏小,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航空航天技术和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三大高新领域的增加值比重偏低,分别只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中的;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湖南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出口产品较为单一,竞争优势不明显,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作为湖南两大重要产业集群,但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更为主要的是还没有形成以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其它中小企业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三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较低,主要表现在即使湖南高端装备制造、高性能计算机等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还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四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渠道不畅,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脱节,成果转化的中试环节较为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意识还有待提高。产业发展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瓶颈仍需突破。按照年的统计数据,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废水排放总量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和挥发酚的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的排放量占全国的比重依次为。一般工业固定废物产生量和危险废物产生量占全国的比重依次为。虽然污染排放物中一些指标相对于占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一半污染物排放指标相对于占比还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绿色发展对湖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发展的本质核心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绿色发展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质量追求的重要呼声。所谓绿色发展,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能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追求单纯的GDP增长,而要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强调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辩证统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追求更高程度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了更好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相比“十二五”,党和政府对“十三五”时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指标中,除了以前的耕地保有量、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储蓄量等指标,还增加了4项约束性指标,包括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以及劣类水体比例。从这些资源环境的约束性指标变化可以看出,绿色发展对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南坚持绿色发展,进一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长株潭”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虽然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长株潭”的“两型社会”建设经验要带动整个湖南的绿色发展,并辐射全国。对比“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主要指标,可以发现在坚持绿色发展方面,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城市化进程和较高经济增长速度对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提出了严峻挑战。土地资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而土地又是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十三五”时期要把湖南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由50.9%提高到58%,并以每年8.5%的速度实现GDP增长,要使耕地保有量由现有的5925万亩保持不再减少,如果不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即使按照亿元GDP建设用地460.05亩的标准测算,仅“十三五”末就至少需要200万亩左右的土地使用面积。
    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对清洁能源使用率的提高提出了挑战。“十二五”时期虽然湖南万元GDP的综合能耗累计下降了21%,但是从近年湖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来看,GDP增长速度引致的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还是高于或者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这对“十三五”时期提高湖南综合能源的使用效率提出了挑战。况且,从湖南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来看,能源购进和消费品种基本上是以化石能源为主,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相当低,购进能源的90%以上都消费在工业生产领域。
    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对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从湖南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传统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生产总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44.6%7%左右。而这些都是高耗能行业,结合已有的能源消耗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来看,目前湖南省的产业结构对“十三五”时期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绿色发展指标的完成带来巨大压力。
破解湖南绿色发展难题的关键在于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湖南省的产业能源效率和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传统的高耗水、高耗地和高耗能的产业结构没有进行系统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政府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清洁产业结构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生产流程,提高产业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二是通过产业创新和转换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围绕这两个方面,湖南省“十三五”时期要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大力推进绿色发展,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主要政策抓手。
    协同推进城镇化进程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是湖南省的城镇化进程一定要紧紧把握国家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机遇,全面推进“长株潭”在医疗、养老、教育、交通、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利用湖南省各地州市,特别是在全国具有影响的“长株潭”城市群,利用房地产市场的相对价格洼地效应,吸引周边城市就业人口来“长株潭”购房居住,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提高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二是依靠发展高档生活性服务、商务服务、休闲服务、现代物流服务来推进湖南省相对落后地区的老中心城区改造,化解网络购物、地下商场(人防工程)对地上门面店铺的冲击影响;三是加快推进城市沿江、沿河、沿湖的风光带建设,打造湘江等四大水系沿江旅游风光带、洞庭湖旅游经济圈,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带动服务消费升级;四是各地州市新城区建设要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相对比较优势合理布局主导服务产业,每个地州市,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要形成若干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产业集群。  
    传统工业改造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重。一是牢牢把握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红利,有序推进湖南军工产业,特别是湘潭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江南和江麓两大军工制造企业集团的转型升级,通过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打造全国军民融合和科技创新的产业集聚示范区;二是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各地州市有序淘汰一批高耗能、高耗水和高耗地的制造企业,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合理利用原有厂房、设备,重新进行产业布局,改造成“双创基地”或“众创空间”;三是进一步推进湖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和湘潭锰矿等老矿产区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绿色环保产业。四是要牢牢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利用湖南信息技术和软件行业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培育各类平台企业,促进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新模式,带动湖南传统装备制造、住宿餐饮、旅游交通、商贸流通等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和企业家创新的源动力。一是优化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环境,清理一些不适合创新创业的地方性政策,真正做到招商和亲商并重,积极引导传统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以科技创新引导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只有有效增加创新创业活动总量,才能增加湖南省新兴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减少资源能源依赖和各类污染排放物;二是充分发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两型社会”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进一步整合全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优势,出台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实施条例,鼓励各类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符合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产品创新,鼓励科技成果在湖南本土市场进行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
2016-10-13